第210章 初见太后被陷害受杖刑-《雍正裕妃》


    第(2/3)页

    显然这话是指桑骂槐地说给我们三人听的。乌拉那拉氏自然不好多说什么,只能唯唯称诺,年氏是个能忍的,对这些话只当未闻,领着钱氏和我跪下请安。

    太后也没指望着我们会回话,忍着不悦等我们磕完头,也没急着让我们起来,看着年氏道:“听说你哥哥很得皇上看重,哀家记得当年先帝爷也说过年羹尧是个将才,如今皇上刚即位就求请晋你为贵妃,看来这天下可还要仰赖你哥哥帮忙一起守着,这宫里除了皇后,也就是你位分最高,往后皇后的后宫也还需要你辅佐着,你可也要上心着些。”

    这话听起来没什么责难之意,可是细细品来却是耐人寻味。皇帝的天下仰赖一个臣子帮忙守着,皇后的后宫需要贵妃辅佐,如此明显的挑拨离间拉仇恨,果然是久居深宫玩弄惯了心机的女人才能说出来的话。

    我在年氏的身后,看不清她的脸,但仍可以感受到她在听到这些话时身子微微一颤,但很快,她放松身子俯一拜说道:“太后娘娘言重,哥哥乃皇上的臣子,也是皇上手中的一把利刃,为皇上尽忠乃臣子本分,皇上无论要将利刃指向哪里都在皇上的手上随皇上的心思,岂敢担仰赖二字。奴婢入府以来多得皇后娘娘照顾,如今能晋贵妃,已是皇恩浩荡。皇后娘娘掌管内府素来妥帖,如今掌管六宫亦非难事。奴婢体弱,难担辅佐之责,恕奴婢推诿,实难从命。”

    乌拉那拉氏如何能不知太后的心思,听年氏回答的妥帖,心里安慰,出言道:“年氏身子弱,在府中时从不过问府中事务,福惠年岁小也需要人照料,既然她不愿协理六宫,让她安心照料福惠也好。”

    说着,乌拉那拉氏看了眼李氏,转而又望了望我和钱氏,又接了句:“熹妃性子沉静,弘历这孩子便是她一手抚养,先帝爷也夸赞她是个有福气的,媳妇也正想着和太后娘娘商量让她来学着协理六宫的事务,帮我多分担些。”

    乌拉那拉氏的话让太后的眉头微微皱了皱,扫过眼钱氏,但目光最终留在我的身上,冷冷说道:“只怕钱氏身边的人有不安分的,到时候坏了宫里的规矩可就不好了,不如让李氏帮你,说起来她在你之后入府,当年也帮着打理了十年府上的事务,由她来协理,你也能轻松些,哀家也放心。”

    乌拉那拉氏听太后提了李氏的名字,脸色顿时冷了几分,说道:“太后娘娘思量的是,不过这事最终也要看看皇上的意思,媳妇会与皇上好好说说。”

    太后一见乌拉那拉氏将胤禛抬了出来,也不好再说什么,心里的气闷不由又添了几分,说道:“大过年的也别一直跪着,难得一起说说话,都赐座上茶。”

    得了太后这话,三人心里稍稍一松,叩头谢恩。正在我准备随着年氏和钱氏一起起身时,就听座上的突然斥了句:“你就不用起来了,继续跪着。”

    这话一出,三人的动作都是一僵,望向太后判断她说的是谁,就见她目光咄咄地看着我,显然这话是对我说的。

    我就知道没那么容易就这么过去,也不争辩,缓缓将已经抬起准备站立的腿重新放下,双手放在膝上,低下头等着她继续说话。

    年氏和钱氏犹豫了片刻,知道说什么都没用,咬牙起身走到各自的位置上坐下。偌大的厅堂里只有我一人跪着。太后没再对我说一句话,视如空气般与其他人说笑着,其间李氏时不时带着嘲讽的笑意投来挑衅的目光。

    不知道跪了多久,直到双腿感到酸麻,才听到上面的人说了句:“今个的燕窝不错,给每人上一碗尝尝。”说着抬手指了指我对身后贴身服侍的老宫女道:“也给她一碗。”

    宫人们端着燕窝上来送到在座的几人手边。太后贴身的老宫女也走了过来,手上端着一碗燕窝,当我伸手去接那碗燕窝时,手刚碰到碗边,就见那老宫女的手不着痕迹地微微一斜,滚烫的燕窝羹刚好倒在我碰到碗的手上,我的手在灼痛的刺激下本能一缩,那只薄瓷碗就已经劈头盖脸地落下,滚烫的燕窝羹也随之倾倒在我的身上,幸而我条件反射地挡开了落在脸上的碗和大部分热羹,但仍是被泼了一身的热羹。那瓷碗很薄,落地时也没能分身碎骨的命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