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那些琐事-《雍正裕妃》


    第(2/3)页

    “自然应该如此“我思量着对钱氏说:“如今你的位分比我高,也是该学着做做这些,往后只怕有更多事还需要你管着,总不能事实让我帮你拿主意。”

    钱氏吃着糕点,没好气地白了我一眼,笑嗔:“难怪你不愿当妃,原来是想躲懒了,以前院里的事都是你操持的,我只消享清福便好,哪里会管这些,如今倒好,你成了甩手掌柜,事事倒叫我出头了。”

    我轻笑应道:“忙忙碌碌担惊受怕这些年,总该让我歇歇了。”

    说到这里,我看了眼钱氏,示意她让屋里人都先退下,然后接着道:“弘历这孩子的八字是先帝爷给看过的,皇上在外头也放出风声说皇位能传给他有部分原因是因为先帝爷看重弘历,这话放出去就不可能收回来,所以弘历必然会成为储君人选,这是**不离十的。如今皇后膝下无子,她对弘历和弘昼这两个孩子素来痛爱,你只要不和她争什么,这宫里就没有人能动了你的位置。所以你必须要学会如何掌管处置宫里这些事,往后必然会用得到。”

    钱氏将手里的糕点放下,用了口茶,若有所思地说道:“姐姐说的这些我都明白。”

    说道这里,钱氏欲言又止,沉默了片刻才说道:“按理说,如今也没什么可不安心的,但不知怎么我总觉得心里不踏实。”

    别说钱氏有这种感觉,其实我也有同样的感觉。回这二十年走过来的路,每一步都是步步惊心处处算计,如今突然间将一切都能放下,反而有种失重感。

    我宽慰钱氏道:“没事的,相信我,如今咱们是守成之时,只要无大错,就不会有什么麻烦事,何况一直以来你都是本本分分的,没人能拿捏出你的半分不是来。如今咱们仍是住一处,该学的你当学着,拿不定主意的咱们一样能商量着办就好。”

    三天不用去永寿宫请安,正好让所有人都的了安顿歇息的空闲。身为妃嫔主子自然凡事不用亲自动手。利用这三天的相处,也在观察这些宫人的人品心性。

    三天后,去永寿宫给皇后请过安,回来后钱氏与我将景仁宫的仆婢召到前院正殿里训话。说的话都是之前商量好的,钱氏说她不太喜欢管这些事,平时没有什么大事的情况下,景仁宫你大大小小的事可以找我处置即可,相当于还是将这一宫的事都交到了我的手上。这是她的安排,我也只好领命,心里也盘算着应该用什么方式去做这些。然后就是告诫这些人必须明白什么是该说的什么是不该说的,若是现吃里扒外的必不轻饶。最后赏赐了些东西,就让他们散了。

    其实这套恩威并施的法子不过是个过场,是否当真能留下还是要看以后,许是宫里的人大多都是有眼力劲的,应该早已听闻景仁宫里这位熹妃娘娘是当年先帝爷带着的那个弘历阿哥的生母,态度上自然恭顺,倒也没什么可挑剔的。

    我身边的那些,从入府第一天就看出我和熹妃的关系亲近,也都没有跳脱的。他们自然不知在潜邸时的我是如何的,我也不愿让他们觉着钱氏似乎处处都习惯听我的,于是和钱氏相处时也有意无意地低调退让,即便是按钱氏要求的管着景仁宫大小事,但大多数时候也都会事无巨细的与她说道,包括胤禛和乌拉那拉氏那边接连赏赐下来的东西入了小库房后,也会将账本拿给钱氏过目。

    经过潜邸的那些事,在没确定这些人是否真正能够信任时,我也不会过多与他们亲近,多数时候吩咐的仍是小顺子和后来跟着自己身边的婢子冬梅。冬梅在潜邸侍候我时才十三四岁的年龄,我与她并不算亲近她,先是因为她年纪小,难免担心这丫头心性不定会被人利用来对付我,后来现这丫头品性还不错,看着她就像是看到刚入府的自己,不愿让她牵扯到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里,所以对她也有所避忌。不过这些年相处下来,如今她也快二十岁,仍是就温顺腼腆的性子,但处事妥帖,深知我的规矩喜好,让我也颇为省心。

    只是宫里的规矩,小顺子和冬梅毕竟还是不那么熟悉,凡是还是要仪仗那个年岁长些的管事宫女晴岚。

    晴岚是康熙五十三年入的宫,入宫时才十四岁,在宫中已经快十年,二十二岁的她面容清秀,眉眼温和,看着颇为舒心,不像是个奸猾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