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那些琐事-《雍正裕妃》


    第(3/3)页

    我问晴岚来景仁宫之前是在哪个宫里做事,晴岚回禀说她之前原本是在宜太妃宫里的,后来被指派来景仁宫伺候我。

    听到宜太妃三个字,我心下了然,看来这里面又有胤禟的安排。宜太妃也就是康熙的宠妃宜妃郭络罗氏,她也是胤禟的生母。这个晴岚既然原本是伺候着宜妃的,按道理就不应该会被安排到景仁宫来伺候我,除非是有人向宜太妃求了人情将人有意送来。这个人除了胤禟,实在想不出还会是谁。

    这次我没有拒绝胤禟的安排,毕竟此时的他其实已经在胤禛的眼线监视中,即便他在宫里还有些能力,但是能够不动声色地往我宫里送人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我相信胤禟敢这么做必然也不会让胤禛察觉。而且他这么做必然也是考虑到我初入宫闱,人生地不熟的,身边没有可信可用的人也不行,所以才会有这样的安排。

    没有向晴岚询问关于宜太妃和胤禟的任何事,等她退下后,我召来小顺子让他查一下身边还有什么人是胤禟安排过来的。过了几天,小顺子回禀说只有晴岚一人,其他的都是新进宫没多久,从内务府里调教好了直接领过来的。

    只有晴岚一人还好,若都是胤禟安排来的,我就不得不想想他到底安了什么心事。只有晴岚一人就说明这只是他对我所做的安排,所以这人我可以坦然收下,也可以安心用着。

    在确定晴岚的身份后,我将这事和钱氏提及,钱氏虽然觉得接受胤禟的人有些不妥,但想到宫里的事终归需要有个明白人在身边担待着,也就没多反对。于是景仁宫里对外的一些事也就分给了她和钱氏身边的那个管事姑姑一起操持,也让我省了不少心。

    十二月末,年关将近,当人们都在国丧中准备迎接雍正朝的第一个新年时,胤禵回京了。

    这个消息传入宫中已经是胤禵回京当天的午膳之后。

    听小顺子说,胤禵一回京就赶往景山寿皇殿拜谒康熙灵柩,当时正好遇见了胤禛。胤禵的性子原本就直率倔强,心里憋着怨气自然不肯下跪,胤禛也是个硬脾气,如今身为皇帝,也不可能在这种事情上让步,于是两个人就僵在了当场。跟着胤禛的侍卫见到这样的僵局觉得不妥,连忙拉胤禵上前跪拜。没想到胤禵牛脾气上来,不仅仍是不跪,还对那个侍卫大雷霆,怒骂胤禛的侍卫,并到胤禛面前斥责这侍卫无礼,说:“我是皇上亲弟弟,哪里容得一个下贱的侍卫拉拉扯扯,若我有不对的地方,求皇上将我处分,若我无没有不对的地方,求皇上即将这个侍卫正法,以正国体。”

    原本胤禵开口说这话其实也是有故意将气撒到胤禛这个侍卫身上,说白了其实也是有心让胤禛为难。这说起来也算是两兄弟之间的事,只要看胤禛这个皇帝怎么处置就好,没想到这个时候胤禩走出来对胤禵说了句:“你应该下跪”。说起来这原本也是胤禩不想在这个时候让胤禵和胤禛关系闹僵才有心出言规劝,胤禵一听了胤禩这么说,也不吵闹和让胤禛处置那个侍卫了,就那么无声无息地给胤禛跪下。胤禛当时也没说什么,但脸色极其不好就走了。

    这件事所有人都以为会这么算了,可是在我看来却没那么简单,我对小顺子说:“没想到聪明如八爷也会犯这种糊涂,天子面前哪容他开口,十四爷也是个不懂事的,他以为这样就是给了八爷面子?也不想想这会不会给八爷和自己招祸,罢了,他们的事咱们管不了。我欠的也只有九爷一人而已,只要与九爷无关的,咱们就都在一旁看着就好,千万不要插手半分。”

    果不其然,雍正元年四月,康熙梓宫运往遵化景陵安葬后,胤禛谕令胤禵留住景陵附近的汤泉,不许返回京师,并命马兰峪总兵范时绎监视他的行动,就此胤禵被软禁景陵。(未完待续。)


    第(3/3)页